开启景区到旅游综合体的新视界

2016/6/17 15:51:42 来源: 银海散电团

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
一是从相对单一的观光型向业态更加丰富的复合型转变,让景区走向旅游休闲综合体。无论是生态资源类,还是文化资源类,或是主题公园类,我国大多数景区基本上是相对单一的观光型。在大众旅游时代,观光旅游需求仍会长期持续。但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休闲度假、深度体验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。景区必须应“变”而”变”,即从自身的资源特质、功能特色和市场定位出发,提升观光产品品质,增加休闲元素,开发体验性的产品,提供小众化的服务。尤其是充分利用景区的资源,开拓旅游休闲的新时空。现在景区的不少资源是闲置的,比如优越的生态环境如何与自驾旅游、房车露营、户外运动等结合起来,开发新的休闲空间;针对“旺季吃不了,淡季吃不饱”的状况,开发四季旅游休闲产品,实现“全时旅游”等等。综合统筹发展,重要的一点就是整合资源、深耕景区、创新业态,提升景区的复合型功能。

二是从长期依赖“门票经济”向综合发展的“产业经济”转变,使景区走向旅游产业集聚区。“一张门票定乾坤”,依赖门票涨价增效益,这是长期以来传统景区建管的主要模式。在“全域旅游”新格局中,“门票经济”必然遇到挑战。因为会有更多的旅游休闲生活空间供人们选择,也要求部分景区降低门票价格,甚至免收门票。所以,景区必须改变自身的增长方式。“有限的景区,无限的产业”,延伸景区产业链,培育新的增长点,丰富旅游业态,拉动综合消费;即实现“景区+”,如“景区+地方美食”“景区+文创产业”“景区+特色购物”“景区+亲子旅游”“景区+健康养生”“景区+节事活动”“景区+婚庆产业”等等。实现景区的综合统筹发展,就是要走产业经济之路。

三是从封闭经营的“单点式”向区域发展的“一体化”转变,推动景区加快走向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步伐。“全域旅游”就是要把一个城市或区域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。当然,首先要求景区依然担当好目的地角色,但也对景区的建管提出了新的要求,即发挥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功能,实现与周边旅游资源协调整合发展。实现向统筹综合发展的转变,就是要改变景区的建管模式,推倒景区的“围墙”,推进景区与周边旅游度假资源的一体化,与周边的都市休闲、乡村旅游、度假酒店、商业街区和休闲地产等资源协同整合建管、营销和发展,整体打造新型的旅游度假目的地,进而共建特色鲜明、功能完备的旅游度假区,乃至旅居生活目的地。实现景区建管从单一单点向综合统筹的转变,就是要从点状发展走向区域一体发展,实质上就是从“小旅游”走向“大旅游”,从传统旅游走向现代旅游。

四是从建管景区走向打造精品,把景区建设成为“全域旅游示范地”。长期以来,我国旅游景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,旅游服务质量日益提升,而且培养和集聚了一批优秀的旅游经营和管理人才,特别是景区交通便捷度、生活舒适度、游客满意度的理念和实践,让景区的品质不断提升。这些正是“全域旅游”的本质需要和发展目标。在“全域旅游”的新格局中,发挥景区的引领效应,显得十分必要。引导和促进从建管景区走向打造精品,培育精品景区,发挥景区的引领作用和带动效应,使品质景区成为“全域旅游”先导区和示范地,正是综合统筹发展新格局的题中之义。

诚然,在“全域旅游”的新格局中,实现景区转型,发展导向、发展体制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,必须依靠创新驱动。在发展导向上要更加注重景区的生态、社会、经济三个效益的同步提高;更加注重把景区建成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共享的旅游休闲生活空间;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,推进景区的集聚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协调发展,实现“不是建设更多的新景区,而是创造更大的新空间”。

在投资和运营体制上,要践行开放带动,破除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,推进景区所有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,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,激发景区建管的活力,加快全域旅游的进程。


在管理机制上,要改变“一个标准管天下”的现状,根据景区转型升级发展的实际,修订景区等级标准,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统一,引导和鼓励景区向个性化、特色化、主题型、综合型发展;对景区进行分类管理,建立新的景区门票价格体系;把景区的公共服务与“全域旅游”的公共服务融为一体,实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与“全域旅游”共享共建;把景区的市场监管纳入“全域旅游”的综合管理体系,向机制创新要管理效率,进而让景区在“全域旅游”的新格局中“华丽转身”。


在线客服QQ

服务咨询电话

Copyright © 2012 银海软件 一对一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对一 鲁ICP备10207450号